我志愿做一名农机手
(字体:大 中 小 来源: 阅读:5484次 时间:2015-06-23)
“我们共有两条工厂化育秧生产流水线,不仅为南谯区乌衣镇本地农民提供育秧服务,还为邻近来安县的三城乡等地提供育秧服务,拢共至少覆盖1万亩秧田。”“三夏”时节,笔者来到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大福育秧工厂基地参观,年轻姑娘龚道欢说。
龚道欢,滁州学院2014届英语教育专业大学生。毕业后,她选择走进生机勃勃的农村,跟着父亲龚大福开办育秧工厂,并作为一名女农机手为方圆十余公里农民收割、旋耕、栽插一条龙服务。“受父母亲影响,我喜欢农村环境里新鲜的泥土气息,喜欢开着插秧机在平整如镜的水田里插秧。我时时感动着的是那满眼的秧苗青青、麦稻沉沉。”
起初,父母、邻居以及大学辅导员和同学们对龚道欢的就业选择不理解。然而龚道欢告诉他们,如今的农村已经步入机械化现代农业阶段了,今后的发展道路广阔着哩。
就这样,具有执拗的男孩子一般的性格、机械操作悟性极好的龚道欢在父母的指导下,很快掌握了育秧、收割、旋耕及栽插等环节操作技术,并经常被人请到外地技术指导,最终赢得了父母和周边群众的认可与支持。
龚道欢和家人的优质服务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业务,办了两处育秧工厂育秧,成立了大福农机合作社和作业队,开展代育、代插、代收业务,仅插秧机就达10台,去年机插秧面积1.2万亩,农机作业收入50多万元,成为当地依靠农机致富的典型。他们在为周边群众服务的同时,还精心打理流转来的500余亩土地,做到“科学种田、示范带动”。
“现在不是大力提倡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嘛,我想承继父亲的事业,坚持创业,志愿做一名农机手,种好田、插好秧、收好稻。”龚道欢一边若有所思地说,一边指挥着育秧工厂生产流水线,放秧盘、上营养土、均匀洒水、再播种盖土等各个环节一气呵成。“这两天的气温不变,秧盘自然摆放24小时,种子就会萌动出苗,再过20天左右时间,它们便可移栽到大田去。”
忙碌了一天的龚道欢虽然有些累,但觉得“青春里每一天都活得很充实、有张力”。她兴致勃勃对笔者说,考个会计证,以弥补父亲在账目方面的缺陷,脚踏实地,用现代管理做大做强机械一体化的现代农业…… (郑庆国 杨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