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|

2021,农机行业供给需在优化中满足

(字体:      来源: 大田农社|农机360网 作者:李勇  阅读:1686次  时间:2021-05-06)

 具体到制造业,我国具有最完善的产业链、生产基地和强大的市场,但整体竞争力尚有巨大提升空间,赢得未来竞争,技术创新与质量升级势在必行。

在供给侧改革大潮的助推下,自2015年开始,国内农机行业进入了升级调整的发展新阶段,产业进步升级、市场结构调整与运行速率放缓同步进行,呈现出独具时代特色的新业态。

经过了6年的优化调整,农机市场发生了颠覆性变化,具体看来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
其一,产品品质有效进步。

从整体经济发展层面分析,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新一轮产业升级具有一系列全新的特征,诸如,从引进型替代进入到自主型替代,从应用型研发转向基础研发,从数量型扩张转向质量型增长等。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下,经济运行侧重点不断发生转移,以目前形势判断,国内产业革新与升级更多地聚焦在智能化、材料革命、生物医疗、信息与通讯工程等新经济领域。

在经历了2004年之后“黄金十年”的规模爆发式增长发展阶段后,农机行业高端技术竞争优势不足、中低端产品过剩的弊端逐步显现,传统产品市场进入供大于求的白热化竞争,与此同时,伴随着“大农业”范围的拓展,以畜牧业、经济作物等小众产业逐渐兴起,与之相对应的机械化需求不断涌现,诸多领域国产化制造存在供给空白,农机行业升级革命势在必行。

与供给侧改革同步,质量增长全面成为农机产业发展主基调,整体竞争力伴随着产品品质跃升而实现有效进步,尤其是以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、插秧机、农用车、播种机等为代表的传统农机产品,正在由规模竞争全面转向质量竞争,成熟产品的可靠性、适用性、智能化程度实现质的飞跃。不仅如此,以采棉机、甘蔗收获机、无人飞机等为代表的高端农机装备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,诸多高端进口依赖产品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,消费者购买成本大幅降低,新兴需求也伴随着产业进步不断得以满足。

其二,产业结构持续优化。

近年来,国内农机产业供给结构得到持续优化,一方面,传统产品的整体可靠性大幅提升,高端化、智能化取得重大突破,;另一方面,需求侧引领下,市场刚需的小众产品迅速勃兴,农机化薄弱环节关键新产品满足程度大幅提升。

从市场表现看,大众传统农机品类的中低端产品进入饱和同质化竞争,市场增量更多地表现为存量产品更新,总体运行速率出现回落;新兴小众品类则因市场刚需旺盛而迅速勃兴,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,体量比重不断增长。由于两种品类之间的体量差,造成了目前市场发展空挡,趋缓降速势在必然。

农机行业的产业结构和运营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,一是,正在进行着由传统制造业向新型服务制造业转变;二是,农机经营模式由单一实体经营向“互联网+”“物联网+”等多种模式转变;三是,产业结构构成持续转移与优化,传统产品与新兴产品同步升级。预计,时下乃至今后较长的时期内,农机产业将围绕着产品升级、短板补齐和用户新生需求满足等要素展开质量发展新进程,换种说法,未来的农机产业不仅要实现全系列农机产品有效供给,而且要在完成“做大”的基础上向着“做强”方向进步,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。

其三,机械化需求全面满足。

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农机行业进程会发现,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标签,但是每个时期产业进步根本出发点是不变的,那就是“需求满足”。截止到目前,国内能够自主研发、制造农、林、牧、渔、农用运输、农产品加工等7个门类所需的65大类、350个中类、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产品,可基本满足用户大众化作物的机械化需求,据统计,2020年,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%,全面达成农机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,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,种植业亩均动力0.41千瓦,农机化发展全面进入新阶段。

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的部署,将持续推进丘陵地区田间作业机械、设施农业、农副产品加工等装备研究,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农机行业龙头企业承担农机技术装备创新任务。可以断定,伴随着科技创新,围绕着技术和产品展开的质量升级的新业态将持续完善,产业进步必将进入加速度发展的新阶段,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机进入全球顶尖机械设备竞技舞台,国外垄断壁垒将逐步打破,国内农机的整体竞争力将持续提升。

综合判断,国内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与供给满足已经达到新水平,新兴小众产品市场正在进入新的发展层次,农机化进入中高级发展阶段。在产业进步的过程中,政策引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驱动作用,今年,随过国家对大中拖等传统饱和产品降档,对“小马大车”、“大牙小胃”等违规行为的严肃处理,农机供给侧满足与规范管理正在成为大趋势,向着持续优化的方向快速进步。

毋庸置疑,当今社会是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主流的社会,在全球化竞争的大比拼中,赢得用户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技术、产品,实现全球领先的根本法则就是抢占行业制高点,国内农机行业仍任重道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