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|

抓住两个要害 端稳中国饭碗

(字体:      来源: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 作者:芦晓春 李慧斌 孙眉  阅读:1728次  时间:2021-05-27)

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农业现代化,种子是基础。打好种业翻身仗,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,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。同时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措施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。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围绕粮食稳产增产的目标,种子和耕地这两个要害在保障粮食安全、稳住农业基本盘、补短板、强优势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?来看代表委员怎么说。

粮食工作,千头万绪,关键是要牵住“牛鼻子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。保障粮食安全,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。粮食生产根本出路在科技,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,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,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,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要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。

抓好种子和耕地,就抓住了粮食安全的根本。一段时间以来,我国种子和耕地形势怎样、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、如何保护好耕地,成为社会持续热议的话题,并延续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。

重种业保耕地,厚植粮食安全战略基础

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工作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,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。做大做强民族种业,关键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,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目前,我国种子形势如何,备受关注。

“经过‘十三五’育种科技攻关,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稻谷、小麦等口粮作物上已经达到54.85%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%以上,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%。其中,水稻、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。”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,在粮食生产上已经做到了“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”。

如今,粮食种子在满足“吃得饱”基础上,正在向“吃得好”迈进。“我们育成的粳稻新品种‘宁香粳9号’,品质可以跟日本的越光米相媲美,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优质粳稻金奖,已大面积应用;育成的新型低谷蛋白水稻品种‘W088’,用其制作的米饭升糖指数低,适合有慢性肾病、糖尿病的特殊人群,已经开始订单生产。”万建民介绍。

在我国种业的亮眼成绩单上,畜禽和水产也有着不俗表现。据了解,猪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,畜禽、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%和85%,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和支撑。

“我国畜禽育种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效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。他举例介绍,“中畜黑猪”新品种进入第一世代选育;肉鸡基因芯片育种技术领跑全球,育成节粮优质抗病的“京星黄鸡”等新品种;培育出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的“中新白羽肉鸭”等新品种,打破肉鸭品种长期被国外垄断局面。

种子承载着丰收的希望,耕地孕育出丰收的果实。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关系着十几亿人吃饭大事,绝不能有任何闪失。为保护好耕地,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,同时千方百计提升耕地质量,加强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
“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为基本目标,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确保粮食长久安全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介绍,近年来,各地强化责任落实,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。

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已累计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。“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全国规模种植的基础和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,为农村土地流转、设施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。”赵皖平表

稳数量提质量,守住粮食生产命根子
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认为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:“这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基本制度,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依法制定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依法制定不折不扣地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举措。”

“耕地的数量、质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黄建盛表示。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、严格执法,加大对乱占耕地的整治力度,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和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。

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。相关数据显示,到2022年,全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,今年要完成1亿亩硬任务。如何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真正实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?在赵皖平看来,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重实体轻配套、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,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来解决。

“要坚持综合开发,把耕地、道路、排灌渠道、排灌站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,合理安排;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耕地地力建设;另外要强化管护,按照‘谁受益谁管护’的原则,明确管护主体、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,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。”赵皖平建议。

东北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珍贵资源。“要把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,由试点变为全面覆盖,切实保护‘耕地中的大熊猫’。”黄建盛表示,黑土地生态良好、土质肥沃,但也面临着土层变薄和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,“其中还有3亿亩属于中低产田,如果把这部分耕地都建成高标准农田,预计可增产粮食300亿斤。”

为保护利用好东北黑土地,黄建盛建议加强耕地质量科学创新,设立重大研发项目,为耕地合理利用和地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。同时,降低黑土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配套比例,并将培肥地力作为奖补的重要指标,通过秸秆还田、轮作休耕等措施,保护黑土,永续利用。

与东北黑土地保护一样,西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也是耕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在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5%,耕地有机质含量低、盐渍化、沙化等问题突出。对此,全国政协委员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提出创新一批耕地保育技术,加快甘肃中低产田改造。

“要推广应用一批耕地保育的成熟技术,加快研发一批提升耕地质量的技术和产品,努力使甘肃省耕地质量在‘十四五’时期提升一个等级。”他测算,通过中低产田改良,按产量增加潜力5%计算,可实现新增粮食60万吨。

强优势补短板,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

从总体上看,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有保障,风险可控。但是立足新发展阶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,我国种业还存在不少的不适应性和发展短板。因此,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。

“比如资源保护利用不够,一些领域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,玉米、大豆、个别蔬菜品种等竞争力不强,同时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应用还不充分。”万建民介绍,解决好种业“卡脖子”问题,关键要解决好资源保护利用、自主创新、完善体系、做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。

在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看来,种业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失衡:“农作物育种相对领先,而畜牧业育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。”为此,他提出农作物种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,提高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水平。在措施上,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、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、进一步推进科企合作等。

针对畜牧业育种创新的短板,李成贵表示:“主要还是要认清种源路径,要利用好外国种源优势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。”

他还呼吁,要强化对畜牧育种家的激励。“由于育种周期长,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,从事动物育种普遍没有从事作物育种的积极性高。对此,我院最近修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办法,明确规定成果收益分配包括退休人员及其法定继承人,而且直到成果不能转化为止。”

采访中,代表委员们都谈到,政府要加大对畜禽企业的育种创新支持,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。而政府如何支持,还需要听一听企业的声音。

身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家种猪民营企业负责人,全国人大代表、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表示,提升种猪育种能力和水平,企业责无旁贷。“但是民营企业开展的生猪育种项目很难纳入国家级科研范围,很难获得特殊项目政策支持。”为此,他建议国家对民营企业开展的生猪、玉米、大豆等种源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项目,给予特殊项目政策等支持。

在政策支持需求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有更具体的表达:“要尽快出台‘中国种猪’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,以‘企业先投入、国家补一半’的原则鼓励种业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研发、基础设施、人才培养、国际合作等攻关项目,在具备相关能力的情况下申报攻关育种项目,国家按照相关标准评估确认后给予补贴。”

播撒一粒粒良种,守护一片片沃土。代表委员对两个要害的热议,传递出了国家重农抓粮的信号,也让人们对国家粮食安全充满信心。